
在成功交易的所有關鍵要素中,不論是哪一種資產類別,有效的風險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一個設置良好的停損點能保護資金並延長在市場中的存活時間。與其依賴情緒或猜測,專業交易者會採用有系統的停損策略,使風險承受度與市場條件相符。以下讓我們來探討幾種常見的停損方法,以及它們如何應用於實際交易情境中。
什麼是停損?
停損是一個事先設定好的價格水準,當交易損失達到該水準時,系統會自動平倉以避免虧損進一步擴大。它是風險管理中的基本工具,有助於交易者維持紀律,限制潛在虧損。根據交易策略、資產的波動性與風險承受度不同,停損位置的設定方式也有所差異。
1. 固定點數/點差停損
這是最簡單、最常見的停損方法之一,特別受到初學者青睞。
操作方式:
- 停損設在進場價的一定點數距離之外
- 例如在外匯中設為 30 點,不論市場情況如何皆相同
優點:
- 操作簡單、易於管理
- 風險在點數上固定,便於控制
缺點:
- 未考量市場波動程度
- 在波動較大的市場容易被過早止損出場
2. 百分比風險停損
這種方法是根據帳戶資金的一定百分比來設定每筆交易的風險。
操作方式:
- 帳戶資金為 $10,000美金,風險設定為 2%,則每筆交易最大風險為 $200美金
- 根據單位大小與每點價值計算,調整停損距離以符合這個金額限制
優點:
- 能確保與帳戶規模相符的風險控管
- 可避免部位過大
缺點:
- 停損距離不一定符合技術面合理位置
- 在波動性高或低的情況下,可能太寬或太緊
3. 波動性停損
這種停損方式根據市場當前的波動程度來調整位置。
操作方式:
- 使用像ATR(平均真實區間)等波動指標來衡量市場波動
- 停損設在入場價格以 ATR 的倍數距離之外
- 例如:若 ATR = 20 點,停損可設為 1.5 × ATR = 30 點
- 例如:若 ATR = 20 點,停損可設為 1.5 × ATR = 30 點
優點:
- 具有動態調整性,能因應市場變化
- 避免在正常價格波動中過早出場
缺點:
- 停損距離可能較寬,需配合較小部位操作
- 計算相對複雜,需手動調整或依賴工具
4. 技術分析停損
此策略依據價格行為與技術分析,來決定停損點應設於何處
操作方式:
- 停損設於重要技術位之外,例如:
- 支撐與壓力區間
- 趨勢線
- 費波南契回撤位
- 移動平均線
- K 線型態,如前高/前低
優點:
- 停損位置具策略性,設於不易反轉的區域外
- 常與市場結構與交易心理相符
缺點:
- 需要良好的圖表解讀能力與技術分析知識
- 非機械化,容易受到主觀判斷影響
選擇合適的停損策略
選擇適合的停損策略,取決於你的交易風格、時間週期、所操作的市場與個人特質。以下是一些實用的考量方向:
- 短線交易者:通常會使用較緊的固定停損或基於 ATR 的方法,以快速應對市場波動
- 波段交易者:通常更適合使用技術面停損,以搭配中期趨勢
- 風險趨避型交易者:則傾向以百分比風險停損為優先,確保每筆交易風險一致可控
結合多種策略以增強風控
許多經驗豐富的交易者會採用混合策略,例如:
- 停損設在技術支撐區下方
- 同時確保虧損額不超過帳戶資金的某一固定百分比
這樣的作法既能讓交易有一定空間發展,又能用量化方式控制風險。
結語
停損絕對不是交易流程中的事後補救措施,而應是第一道防線,用來因應突發的市場波動。當你選擇與自身交易計畫相符的停損策略,並能隨市場情況做出適度調整時,你就能更有效地保護資金並建立自信。關鍵不僅在於執行技巧,更在於「一致性」、「紀律」與「理解背後邏輯」。
常見問題:停損策略常見疑問
1. 對初學者來說,最適合的停損策略是什麼?
對初學者而言,百分比風險停損策略是最客觀、最安全的做法,因為它能自動讓風險與帳戶資金規模保持一致。
建議初期每筆交易風險控制在帳戶總資金的 1% 以內。例如,若帳戶為 $10,000 美元,每筆交易最大風險應控制在 $100 美元,不論交易商品為何。
此策略能有效避免災難性虧損,並為日後進階打下穩固基礎。
同時也可搭配簡單的技術位設置(例如設在明顯支撐/壓力區外)來避免停損設置過於隨意。當經驗累積後,再考慮進一步使用如 ATR 型停損等進階策略。
2. 要如何避免停損點被主力「掃掉」?
若想避免被「掃停」,應將停損設在具邏輯依據的價格區間之外,而非顯眼的整數或常見技術位置。
例如,若支撐位在 $50.00,不建議將停損設在 $49.90,那裡可能是許多人停損重疊的區域;可以考慮使用 $49.72 等較不明顯的價格。
其他建議包括:
- 在明顯支撐/壓力區外多加 10–15 點
- 在操控風險高的市場中,可考慮使用心理停損而非實單
- 可搭配時間停損(根據持倉時間),與價格停損並用
- 避免將停損設在近期的高低點外側,那是掃停最常發生的位置
3. 在波動性停損中,最佳的 ATR 倍數是多少?
ATR 倍數會因操作的時間週期與策略而異,但多數專業交易者會使用 1.5 到 3 倍 ATR。
- 短線交易者常使用 1.5 倍 ATR,足以因應正常波動且風險可控
- 波段交易者則常用 2–2.5 倍 ATR,可保留多日行情的空間
- 較短週期(1~15分鐘圖)建議使用 1~1.5 倍
- 較長週期(日線以上)則可使用 2.5~3 倍
建議你以歷史數據為基礎,在實際操作品種上反覆測試不同倍數,找出最適合的「避開假突破/又不過度虧損」的平衡點。
4. 要如何根據市場狀況調整停損設置?
以下是根據不同市場環境調整停損方式的建議:
- 盤整盤:使用較寬的技術面停損,設在區間邊緣再加一段緩衝距離
- 趨勢盤:使用較緊的移動停損,如短期均線或趨勢線下方/上方
- 高波動時段(如重大新聞發布):將停損設為平常的 2–3 倍,或減少部位大小以降低風險
- 低波動時段:可設置較緊的停損,但應避免設在日內平均波動範圍內
- 跨市場相關性變動時:重新評估與相關市場掛鉤的部位停損位置
無論停損多寬,每筆交易的風險比率應一致,建議以縮小部位來配合停損距離變化。
5. 所有金融市場都能使用相同的停損策略嗎?
不同市場特性不同,因此停損策略也應因應調整:
- 外匯市場:波動相對穩定,適合使用 1.5–2 倍 ATR 的波動性停損
- 股票市場:更適合使用技術位停損(如設於支撐/壓力外),需考慮跳空風險
- 加密貨幣市場:波動極大,需設置較寬的百分比停損(如 5–15%),或減少部位
- 期貨市場:適合使用成交量輪廓停損,設在大量成交區之外
雖然風險比率控管原則(如每筆交易風險固定為資本的一定百分比)應一致,但實際停損位置的設定方式,需依各市場特性靈活調整。